威远县:以“千万工程”为引领 奏响乡村蝶变乐章
时间:2025-04-04 19:50:00 来源:i内江改善农村人居环境,事关民生福祉。今年以来,威远县持续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,因地制宜推进农村面貌改善行动,让新场镇、高石镇等目标镇村落面貌焕然一新,村民幸福感、获得感不断提升,一幅幅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广袤的穹窿大地上徐徐铺开。
日前,记者走进威远县高石镇石牌村毛家院子聚居点,道路平坦宽阔,村落干净整洁,环境优美宜人。
毛家院子是高石镇农村面貌改善行动示范院落之一,共28户40人。该聚居点从去年5月开始改造,通过硬化 500 米公路、新建 1002 平方米院坝,将 28 户人家串成温暖的 "邻里圈"。曾经的残垣断壁变身青砖矮墙,拆房旧砖砌成排水沟,老竹林改造成多个"微菜园",75 个 "四微"庭院 里,青菜、蒜苗与花草映衬,户户有景,步步皆画。
村民 余建英:
以前泥巴路,到处都不好走,现在改善了,家家都通了。
村民 刘兴贵:
经过这次改造,无论是管网还是微菜园、阳沟,整个的面貌焕然一新。
改造中,毛家院子坚持""群众说需 + 干部解题"理念,通过全覆盖走访28户村民,收集意见建议17条,让村民从 "被动接受"变为 "主动设计",并将"金点子"转化为院落改造的"金钥匙"。从道路硬化方案到利用拆房旧砖砌筑菜园,村民全程参与决策,实现了从"干部解题"到"群众自治"的转变。
威远县高石镇石牌村包村负责人 崔仕超:
坚持因人成事,倡导“群策群力、协商共建”,收集群众“金点子”形成和美乡村“金钥匙”清单,坚持因地制宜、立足资源禀赋,完善院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,加强农房特色风貌塑造,推动产业发展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在新场镇万祥村杨家大院聚居点,独具特色的“片石风”令人亮眼,无论是房屋,微菜园、还是入户路都由片石或石料建成。据了解,“片石房”是新场镇的传统特色民居,在此次农村面貌改善行动中,这些承载着乡愁记忆的建筑不但没有被拆除,反而通过“废物利用”的方式进行了改造,焕发了新生。
村民 缪青华:
经过面貌改善,我们大家把石头、石板铺成这个石板路,现在老人、小孩走路都不会踩泥巴,很方便了。
村民 杨仕彬:
原来没改造以前竹林一大片,经过改造后到处都是菜园,竹林改了种桃树,走路也干净多了。
万祥村围绕“功能齐全、院落整洁、就地取材、习惯改善”等方面进行改造提升,打造微菜园32个,改造提升厨房14户、厕所20户,院坝整治24个、排水沟修复25处,改造土坯房6户,整治残垣断壁9处,整理畜棚14个,村貌得到大幅度改善,村民生活更加舒适。
威远县新场镇万祥村党总支书记 杨银:
我们现在这个院落基本上已经完成了,下一步,我们继续巩固好改造的成果,接下来我们会以点带面全村推进农村面貌改善,让老百姓都能够享受到农村面貌改善的政策。
毛家院子、杨家大院的变化是威远县深入学习运用“千万工程”经验的有效印证。近年来,威远县锚定“生活宜居、发展宜业、治理有效、环境优美”目标,大力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。截至目前,全县改造完成7个目标镇92个村3.54万户户属设施和352个20户以上院落,改厨1.1万户、改厕1.6万户,硬化入户路385千米,建设“四微庭院”2.1万个,整治残垣断壁2400余处,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67个。威远县将严格按照“全覆盖无遗漏、长效化不反弹”要求,全域推进农村面貌改善,确保家家受益、户户过关。
记者: | 潘皓 黄正华 |
编辑: | 胡蓉 |
责编: | 彭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