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笃胜的雕刻人生
时间:2025-07-26 19:50:00 来源:i内江内江市资中县石匠黄笃胜,四十余年与刻刀、青石为伴,将对艺术的热爱与对文化的敬畏凿进石头肌理,让资中的历史文脉在石雕作品中静静流淌。
走进资中县重龙山,永庆寺的石牌坊庄严肃穆,“龙生九子”雕塑栩栩如生;武庙七星门的石狮雄姿勃发,千佛和平塔的青石栏杆镌刻着吉祥纹路,这些承载着当地历史文脉的石雕作品,都出自黄笃胜之手。
黄笃胜与雕刻的缘分始于画笔。小时候的他最爱美术课,看到什么就画什么。1978年初中毕业后,他带着画稿走进县文化馆,在老师推荐下参加农民绘画培训班,系统学习构图、透视与色彩理论,其作品《辣椒丰收》还入选了省级展览。
上世纪 80年代末,在老师引荐下,黄笃胜进入当地雕刻厂当学徒。他说,画画是在纸上“立象”,雕刻是在石头上“生根”,道理相通,但更要懂石头的“脾气”。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,他很快掌握了石雕精髓,从简单花草纹样到复杂人物造型,手下的石头渐渐“活”了起来。
在重龙山永庆寺前的石牌坊前,“龙生九子”雕塑是游客必看景致。为刻出龙的神韵,黄笃胜翻遍古籍图谱,观察古建筑龙纹样式,结合石头天然形态设计造型,仅这一组雕塑就花了整整半年。
黄笃胜:
这个是“龙生九子”,每一个的造型都不一样,根据它的特点来雕刻的。
2012年修复武庙七星门,面对残缺的石狮和模糊的参考图片,他凭着经验对照同类古建筑石狮比例,还原出 6只下山狮的雄姿,连龙形抱鼓的纹路都与史料记载分毫不差。
黄笃胜:
武庙七星门维护都是根据以前的图片复制过来的,这个雕的是十八般兵器,这个是6个下山狮,下面的就是龙的抱鼓,都是以龙和狮为主,形状完全就把它体现出来。
黄笃胜的石雕作品如今已遍布资中城乡。眼下,他正忙着创作状元桥浮雕,要把资中历代文人的故事刻在桥上。
黄笃胜:
也很荣幸能修复文物。全国各地的游客,都来参观都来打卡,也宣传了我们资中。
记者: | 黄正华 |
编辑: | 唐贞 |
责编: | 彭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