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端
举报
跟帖评论自律承诺
首页 ›› 内江新闻

抗战老兵乔承英:我曾在抗日根据地看护伤兵

时间:2025-08-19 19:50:00 来源:i内江


在市中区新华路住着一位名叫乔承英的九旬老人,如今的他儿孙绕膝,安享温馨闲适的晚年;但鲜有人知,他曾在抗战期间作为一名看护兵悉心照料过受伤的抗日战士。今天的《铭记历史缅怀先烈》专栏,让我们一起去到乔承英的家中,去聆听这位抗战老兵讲讲当年的烽火岁月。


来到乔承英的家中,此时他正坐在摇椅上,给子女们讲述在抗日战争时期发生过的那些故事。


乔承英:


我在1944年的4月,在太行山区的武安县柏林村(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)参加了八路军,把我分到卫生队看护班当看护员(兵),照顾伤员。


据乔承英介绍,照顾伤员的工作包括为伤员倒水、喂饭、洗衣服、洗绷带等,这些杂事看似不需要太多专业的医疗卫生知识,但对于一个当时还未满14岁的少年来说却也并不轻松。回想起当初在下大雪的冬天洗绷带时的感觉,乔承英至今仍记忆犹新。


乔承英:


因为什么呢?结了冰,河沟里结了冰,(我)要把冰砸破才能洗,冷。另外一个就是洗绷带、洗衣服在当时很困难。(因为)没现在说的肥皂这些东西。根据地老乡就教我们一个办法,把草木灰,烧炕的草木灰、做饭的灶台里面的草木灰用水搅了以后,泡了以后,上边儿的清水拿来洗(衣服和绷带)。


尽管工作繁忙,但乔承英却把上级交办的每件事情都完成得很好。在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1年多时间里,他悉心照料了超50名抗日战士。


乔承英:


领导(上级)教育我们要全心全意为伤员服务。让伤员早一点康复了,重返前线去抗日。


1945年8月,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回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。当时根据地军民们激动的反应,乔承英至今依然历历在目。


乔承英:


心情特别高兴,(又)唱(又)跳,高兴得不得了。老乡还慰问了我们羊肉,我们还吃了肉,(举行了)会餐。日本投降了,高兴。


抗日战争胜利后,乔承英留在太行军区,随后又相继投身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,在烽火岁月中续写着使命与担当。1954年11月,乔承英转业到地方,先后在乐至县公安局、乐至县文工团、内江地区文工团工作,1993年8月离休。而他不忘初心、艰苦奋斗、保家卫国的精神,也成为鼓舞其子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懈奋斗的“旗帜”。


乔承英儿子 乔彤:


有一个“老革命”“老八路”的父亲,我们家人都是倍感荣幸。能够得到老爸的这个红色的教育,也是我们家庭的一个幸福。我希望能够把老爸的这个抗战精神、红色精神传承下去。


乔承英女儿 乔红:


感觉到以前革命的不易,也更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。希望(把抗战精神)传承下去,让大家能够更好地过好现在的每一天。


抗战年代,有太多如乔承英一般的少年,怀揣着对家国的赤诚,毅然踏入艰苦卓绝的抗日救亡战场。铭记历史,方能砥砺前行。我们不会忘记战争留下的刻骨伤痛,更不会忘记那些在民族危亡之际,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的勇士——他们以生命和鲜血,书写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的壮丽史诗,为拯救民族危亡、捍卫民族尊严挺起了不屈的脊梁。传承伟大抗战精神,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续写荣光,是我们对历史最好的告慰。

记者:秦怡画
编辑:张磊
责编:彭川
评论
川预审P4FD-R04F-062D-80J0号 | 网络视听许可证2306165号 |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210005号 | 川新备 06-090011 | 蜀ICP备08002296号 | 川公网安备 51100202000151号
@ 2005 - 2022 www.scnj.tv     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    涉本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:链接 | 电话 0832-2119960 | 邮箱 sc-njtv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