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个维度”解码内江市虚拟电厂
时间:2025-09-28 15:07:28 来源:i内江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。9月28日,内江市虚拟电厂上线启动仪式举行。在国网内江供电公司,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大屏上跳动着实时负荷曲线,标志着内江市虚拟电厂正式上线运行,这也意味着内江电力资源有了“智慧管家”。
什么是虚拟电厂?
虚拟电厂不是实体电厂,而是一套能源管理系统。据介绍,虚拟电厂区别于传统的水电、燃煤、燃气等有实体机组的电厂,是运用现代通信、系统集成控制等先进技术,聚合分布式光伏、储能、可调负荷等资源,实现“源网荷储”一体化管理的新型电力系统。
“化零为整”是虚拟电厂的核心价值。虚拟电厂可以将各类分散的电源聚合,形成一个整体,作为一个“发电机组”参与电网的调度,获得发电收益,平衡电力供需;对能源领域进行高效、智能化的管理,破解分布式电源“小而散”、统筹监管不足、易引发电网波动等问题。作为电力系统新业态、新模式,它可以满足企业对绿色用能、综合能源服务等需求,具有成本低、灵活度高、多元化等特点。
内江市虚拟电厂建设情况如何?
内江市虚拟电厂由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,内江能投公司投资建设,总投资约400万元。
内江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同志介绍,项目按“1+2+N”模式,建设为混合型虚拟电厂,于2025年8月底完成系统建设,正推进负荷资源接入,目前已接入重点用能企业24家、综合商业体4家、充电站及其他18座,可调负荷能力3.66万千瓦,试运行27天。
其中,包括四川省川威集团有限公司、四川晶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、四川汇宇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重点用能企业,涵盖七彩汇综合商业体、大数据产业园等4处商业综合体,能投大厦充电站、清溪湿地充电站、大洲广场充电站、三元充电站、内江师范学院充电站等20余个充电站和钒储能示范电站。
据了解,计划到2025年底,内江市虚拟电厂将聚合资源约6万千瓦时(相当于一个中小型发电厂),到2027年实现内江电网用电负荷3%的可调节能力。
内江市虚拟电厂建设有何特色?
“北斗+电力”的运用,是内江市虚拟电厂建设的一大特色。
记者了解到,内江市虚拟电厂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会同内江能投公司、国网内江供电公司、自然资源部第三大地测量队联合设计,北斗实景三维技术与“虚拟电厂”的创新融合,是“北斗+”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的首次实践。这意味着,即使在没有通信网络的情况下,也能实现实景可视化,还可以利用北斗短报文技术实现应急状态下的电力调度。
虚拟电厂有哪些功能?
走进内江市虚拟电厂管理中心,企业用能、负荷监测、需求响应、新能源运行等数据,逐一展现在中控大屏上。
内江市虚拟电厂按照四川省虚拟电厂有关标准建设,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,主要有区域用能管理、企业用能监测、需求侧响应、能源运行管理等功能。
——区域用能管理可实时了解区域电力运行状态,掌握尖峰平谷时段用电情况,分析电网用能趋势;
——企业用能监测是为企业提供节能空间、用电诊断等增值服务的关键,能细化展示企业用能曲线,“一对一”提供优化生产策略,降低用能成本;
——需求响应管理是实现负荷精准调控的重要一环,通过组织负荷资源自愿参与需求侧响应,既能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,稳定大电网安全平稳运行,又能获得相应补贴。
——能源运行管理是新能源聚合调度的重要板块,可实时监测全市新能源分布、消纳等情况。
虚拟电厂建设有何意义?
虚拟电厂的建设,是一个多赢的局面。
对政府而言,它是政府部门对能源进行高效、集约、智能化管理的重要手段,既增加区域电网保供能力,又推动企业布局绿色能源,助企降本增效,进一步提高电力营商环境;还可利用“虚拟电厂”品牌效应,助力招商引资,带动算电融合、新能源产业发展等。
对电网而言,虚拟电厂弥补了传统电网形态不足,为电网补充多元电力供给,缓解新能源并网带来的波动性、间歇性问题,提升电网对清洁电力的消纳能力;在用电高峰时,作为1个可调“机组”,平抑电力供需矛盾,增强电网运行韧性。
对能投公司而言,“虚拟电厂”是售电公司的升级版,将进一步扩大能投公司售电业务,获得收益;组织“电厂”参与调度,可获得相应补贴;另外可带动公司拓展能源领域业务,加大光储充等实体领域投资以及能源数字领域的发展,促进公司转型升级。
对企业而言,参与虚拟电厂,企业既能将自身的分布式能源(如余电上网)、可调负荷(如生产线错峰用电)转化为收益来源,又能通过响应电网调度获取需求侧补贴,还可以通过模型分析调整用能策略,降低用电成本,更加便捷地参与现货市场、获得绿色用能认证等。
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主要负责同志表示,接下来,将重点做好虚拟电厂运营工作,加快资源接入,完善响应、激励机制,确保虚拟电厂高效运行;优化调度策略、“一企一策”用能服务、参与电力现货市场交易等功能,逐步释放综合价值,为内江能源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记者: | 刘小玲 |
编辑: | 唐中明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