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省首个!内江虚拟电厂用上北斗技术,打造电网“数字孪生”
时间:2025-09-28 16:42:41 来源:i内江9月28日,内江市虚拟电厂正式上线。当内江全市的电力负荷实时监控数据清晰地显示在大屏上时,四川省首个融合北斗实景三维技术的虚拟电厂投入运行。
不同于传统发电厂,虚拟电厂并非实体建筑,而是一套智能能源管理系统。内江此次建设的混合型虚拟电厂,在四川首次实现了“虚拟电厂+北斗实景三维”的深度融合,成为“北斗+电力”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。
北斗技术如何助力虚拟电厂?据自然资源部第三大地测量队专家成兵介绍,北斗系统主要发挥三大作用:精准定位、应急通信和地图可视化。具体来说,借助北斗高精度定位与实景三维技术,可快速构建电力设施及其周边环境的精细化三维模型,形成与真实电网1:1对应的“数字孪生”系统。这不仅让电力资源的规划、状态感知和模拟仿真更加直观,也为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。
更重要的是,北斗短报文通信功能可在极端情况下发挥关键作用。即使在地面通信中断的紧急状态,仍能通过卫星传输电力数据,实现稳定调度,有效增强电网对偏远资源的控制力与极端天气下的应急韧性。
“简单说,就算断网,我们也能‘看得见’电网实景,并完成应急调度。”成兵强调,“北斗短报文”技术确保了控制指令必达“最后一公里”,成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“生命线”。
事实上,内江作为国家首批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,“北斗+”的应用远不止于此。在电力时间同步、电力巡检、水电大坝安全监测等方面,北斗技术已广泛应用。而在更广阔的领域,北斗同样展现出强大赋能效应。
在交通方面,内江的“两客一危”车辆、公务用车等均已接入北斗系统,实现全程精准监管;共享单车也依托北斗定位,建成统一管理平台;对1.3万辆电单车实现了智能调度与停放管理。
在自然资源领域,北斗助力实时监测耕地使用情况,防范违规开发,严守耕地红线;对威远山区、矿区边坡等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实施24小时毫米级监测,及时预警险情。
水利方面,全市水库大坝均安装北斗监测设备,实现不间断安全监控,实时感知坝体位移、沉降等微小变化,保障水利设施安全。
从电力到交通,从自然资源到水利安全,北斗技术正逐步融入城市运行的多个维度。内江虚拟电厂的上线,不仅是技术融合的典范,也为智慧城市与能源数字化建设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“内江经验”。
未来,随着“北斗+”应用的持续深化,更多看不见的“数字力量”,正悄然守护城市的每一处光亮。
记者: | 刘小玲 |
编辑: | 唐中明 |